編者按 
 
   作為中國船舶工業的骨干力量和裝備制造業的重要力量,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,遺留下來一批具有歷史價值、社會價值的紅色資源和工業遺產。TA們見證著企業的歷史變遷,印刻著船舶的歷史記憶。按照集團公司黨組“用好集團特有紅色資源、突出船舶特色,增強文化自覺、堅定文化自信,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提供強大的價值引導力和文化凝聚力”的指示要求,中國船舶微信公眾號策劃推出“船舶印記”專欄,分享TA們的歷史故事和文化價值。 
 
   柯拜船塢舊址位于中國船舶集團旗下黃埔文沖長洲廠區的10號碼頭附近,其一側是第一食堂,四周綠樹環繞,夏日清風習習,沿著船塢走上一圈,行看塢內錦鯉戲水,感受百年文化底蘊,那感覺,贊贊贊!

1840年,第一次鴉片戰爭,外國資本在堅船利炮的帶領下涌進舊中國的大門。鴉片戰爭后的頭十年,外國對華貿易主要還在廣州進行,由于黃埔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貿易的重要港口,因此當地的造修船業十分火爆,并且成為外國資本輸出的重要目標。

約翰·柯拜與華工合影
1845年,大英輪船公司監修職員,約翰·柯拜受公司派遣,隨“瑪麗·伍德”號到了黃埔,柯拜是個熟練的隨船木匠,來到黃埔后,很快就看到修船有利可圖,便在新洲南端租了幾個泥船塢,雇傭當地工人開始發展修船業務。

  后來為了擴大經營,適應航運發展,柯拜與另一英國人阿杜·威靈頓·格魯凡合伙,在長洲坪崗建造了一座自行設計有浮閘門的花岡石干船塢,它是遠東第一座花崗石船塢,后人稱之為“柯拜船塢”,這是外資在中國最早開設的船廠,是中國第一批產業工人的誕生地,也是黃埔文沖的發源地。 
 
   伴隨著人民海軍一路成長,與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同行,黃埔文沖披荊斬棘、砥礪奮進,成為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船舶企業,是國內防務裝備、公務船、商貨船、挖泥船與海洋工程裝備重要的建造與保障基地,是國內船舶產品種類最為豐富的企業。
 
 
 四大廠區之長洲廠區 
 
  
 
 818/718型海警船是中國海警中堅力量
 
  
 
 我國首艘萬噸級海事巡邏船“海巡09”號 
 
 
 世界首艘智能商船“大智”號 
 
 
 
我國最大艙容挖泥船——20000立方米耙吸式挖泥船“通途”號 
 
 
 首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正式鋼殼管節出運 
 
 
 
 中國夢,強軍夢,海洋夢 
 
 一路走來的黃埔文沖 
 
 始終為之不懈奮斗! 
 
  
 
 
 回首過去 
 展望未來 
 歷經百年滄桑 
 眼前的柯拜船塢 
 已不再應用于造修船業務 
 而是作為重要的 
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文物 
 見證中國近現代造船發展的 
 歷史變遷 
 
 
 | 出   品:船次方工作室 
 | 策   劃:甘豐錄/周   芒 
 | 來   源:黃埔文沖 
 | 責   編:周   芒 
 | 校   對:高紅梅 
 | 審   核:項   麗/甘豐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