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臉識別、無感考勤、視頻巡邏 
 智能安防、菜品自助結算…… 
 在擁有2萬余員工、7500畝廠區 
 相當于3.8個上海共青國家森林公園大小的 
 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江南造船 
 “秒級響應”的智慧園區建設已然落地 
 
 為大型制造業企業 
 數字化與智能化齊頭并進“破題” 
 加速了人、機、物的全面互聯
 
 
 
 
 01 真刀真槍的數字化轉型 
 
 近年來,上海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案相繼出臺: 
 
 2015年,《關于加快推進本市智慧園區建設的指導意見》; 
 2016年,《上海智慧城市建設“十三五”規劃》; 
 2019年,《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動計劃(2019—2021年)》 
 …… 
 數字化轉型成了企業的“必選項”。 
 
 2016年至今,近5年的時間里,江南造船“真刀真槍”啟動了數字化轉型之路。江南造船用實踐證明,數字化轉型必須發生本質的變革: 
 
 理念的變革,也是最根本的變革; 
 
 流程的變革,是制造業內在的變革; 
 
 人才團隊的變革,走出去引進來,杜絕閉門造“船”,是可持續創新的根本。 
 
 02 方便無感的智慧園區 
 
 在園人數20858,入園訪客295,安全警告57……廠區內各類安全事件的狀態、類型及歷史趨勢均“一屏可觀”。 
 
 除綜合安防以外,智慧園區應用場景已遍及:便捷通行領域,如訪客APP申請、人員刷臉入司、無感考勤;高效辦公領域,會議管理優化、人臉簽到、視頻協同會議;智慧餐線領域,菜品視覺識別、自動結算、自主訂餐等。 
 
 
 
 
 以物聯網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、移動互聯、GIS等新型數字化技術為基礎,江南造船智能運營中心引入人臉識別/AI、大數據/AI、物聯網等趨于成熟的熱門技術,對園區的人、車、資產設施進行全聯接,實現數據全融合、狀態全可視、業務全可管、事件全可控,使園區更安全、更舒適、更高效、更低的運營成本,持續卓越運營。 
 
 03 最終目標是降本增效 
 
 對企業而言,數字化轉型的最終目標是降本增效,這也是企業經濟發展的核心抓手。 
 
 江南造船建設船廠數字化運營基礎平臺及智慧應用,從解決船廠安全管理、車輛管理、運營效率、資產管理、節能減排、生產運營等問題入手,通過集中統管的“333運行管理模式”推行落地,通過減崗增效產生的運行效益,按照理論值測算每年可節約1030萬;通過構筑全域一級平臺,設備利舊,每年節約安防建設、資產管理資金約300萬元。 
 
 
 隨著智慧園區一期工程投入使用,二期三期工程將注重數據挖掘,通過擁抱新科技,實現算法優化、輔助決策、優化調度、創造價值。 
 
 
來 源:江南造船